当前位置: DUS测试>>最新动态>> 详情页

“陕茶1 号”:从一棵茶树到一方产业

  • 日期:2018-11-05
  • 作者:牛震
  •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 点击量:1301
  • 【字体:
  •  打印
  • 分享   

 

 

 

“各位,请你们先放下手里的事情,过来,有好东西跟你们分享。这是在中国获得了植物新品种权,又在市场做得不错的一款茶,名字叫‘陕茶1号’,产于中国的陕西省,也就是兵马俑的所在地。你们都品尝一下。接下来,请‘超’给我们讲一下‘陕茶1号’的故事。”这是一年前发生在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位于日内瓦秘书处办公楼里的一幕。2017年10月的一天,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副秘书长Peter Button突然叫停大家工作,一起品尝中国代表团送给他的“陕茶1号”。

Peter Button口中的“超”,即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的邓超博士。一年前,邓超被派往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秘书处工作。提起这段往事,邓超至今还记忆犹新:“这可能是‘陕茶1号’第一次在国际场合亮相吧。之前因为我一直负责茶树植物新品种权的审查工作,所以当中国代表团到日内瓦参会,给Peter送了一盒‘陕茶1号’时,我就感觉这个名字十分熟悉。后来又查了资料,果然就是申请了新品种权的茶树品种。中国每年都有十几个到几十个茶树品种权申请,但真正能在市场上见到产品的,产于咱们中国陕西省安康市的‘陕茶1号’是第一个。”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并有适当的命名的植物新品种。完成育种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授权的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即拥有植物新品种权。植物新品种权与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一样,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据介绍,“陕茶1号”的诞生对于陕西省茶产业来说意义深远。作为陕西省第一个无性系茶树新品种,“陕茶1号”结束了陕西茶业发展完全依赖外省品种的历史。在“陕茶1号”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植物新品种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说起“陕茶1号”背后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农艺师王衍成。说起自己和“陕茶1号”的故事,王衍成感触颇深:“花了20多年,我养育了两个孩子,一个是我的女儿,另一个就是‘陕茶1号’。”

 家门口“寻宝”

“这辈子算是和茶结下了缘分。从学茶、研究茶,再到卖制茶机械,帮别人代销过茶,自己种茶,至今有30多年了。”王衍成说。从一个研究茶的,到后来如何成了卖制茶机械的,再到茶树育种人,这还得从王衍成的两次参会经历说起。

20世纪80年代,从原安康农校茶学专业毕业后,王衍成被分配到安康地区林业局茶果站工作。1992年,作为安康地区茶果技术推广站副站长,他参加了在福建福州召开的全国茶叶学会代表大会。会上,有专家发言说“今后中国茶叶的发展趋势将是无性系种植”,这句话让王衍成“留了心”。

“当时安康茶叶种植都是靠种子,无性系种植还是新技术。我当时觉得,安康作为老茶区,虽然有紫阳群体种这么好的种质资源,却没有一个认定品种,实在是可惜,将来安康必须打破这一技术区域空白的格局。同样,陕西省要成为产茶大省,必须要有自己的无性系品种。”

 1997年,王衍成参加在安徽芜湖召开的中国茶叶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机械化是中国茶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会专家的发言再一次让王衍成受到了启发。“当时安康制茶还是主要依靠人力手工,一个人熬一晚上也就加工几斤茶,如果用上制茶机械,一晚上出个100多斤茶叶没问题。”王衍成说。

两次参会经历,一次改变了王衍成对于茶叶种植的固定思维模式,“从理论上解放了思想”,一次让他对整个茶产业发展趋势有了更深了解,这些为他后来培育茶树新品种打下了基础。

“开始搞育苗,都是偷偷摸摸地干,不好意思告诉别人,说了别人也不信,大家都觉得品种是一个高深的东西。”王衍成说。

20世纪90年代,茶叶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是当时的“名优茶”,既好看好喝,还要发芽早、上市早才行。1992年,王衍成带着茶果站干部,开始在安康当地寻找可以培育的优良单株。

位于紫阳县茶叶研究所的280亩老茶园,种质资源非常丰富。1992年,王衍成带着同事,来到这片茶园,逐块逐行观察,发现几株发芽早的单株,拟作为观察对象。第二天,王衍成回到位于汉滨区双龙镇永安村的老家,偶然发现家门前的一棵老茶树,似乎比紫阳茶园的那棵茶树芽头更长,发芽可能更早,这让王衍成很是兴奋。他问母亲:“这棵树多少年了?”“我九岁到王家,就有这棵大茶树。”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说。

随后的3年时间里,王衍成围绕这些观察对象和其他地方的茶树,进行观察比较,发现老家门前的这棵茶树在所有备选单株中表现最为突出,观测单株序号被确定为1号。有人说,一旦进入良种选育这个领域,过程是漫长的,艰辛的。没有经验没有经费不说,单位及家人不理解不支持也让王衍成步步维艰,“吃尽了苦头”。 

 

 

 

 

1994年,王衍成利用1号单株开始第一次繁育工作。没有经费,他只能在老家自有土地上打主意。而此时,作为老生产队长的父亲却说什么也不同意:“种地是为了打粮食,要保证一家人吃饭的,你要育茶苗,既不能吃,又不能卖,你这不是浪费土地还是啥!”

最后没办法,王衍成在幺叔家的荒地上开了十几平方米的地块儿。开荒、平地、筛土、铺苗床、扦插,都是他一个人完成的。第一年扦插的苗子,最终活了72株,并于1995年种植,实现了单株到品系的跨越。

1996年72株茶苗需要栽植,选择地块时,王衍成又遇到了上一年育苗用地同样的问题,还得过老父亲这一关。

“这育苗建园的事,是单位安排我弄的。我是茶果站的副站长,你不让我弄,人家单位都不让我干了。”这次,王衍成算是学乖了,跟父亲撒起了“善意的谎言”。最终,父亲算是同意了,将这72株茶苗建成了无性系试验茶园。每当王衍成回想起这个过程,他认为这是成就“陕茶1号”品种最为关键的一步。

从1995年到1997年,王衍成连续三年从1号单株上剪枝扦插,由于气候干旱等原因,相继都失败了。

扦插育苗是常规技术,在南方茶区被大面积应用,而在安康还非常陌生,王衍成认为必须突破这一关。尽管已经“三连败”,但是他没有放弃。1998年,王衍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扦插育苗上,一年下来出圃了1500多株茶苗。1999年正式建起了4分地的茶园,还拿出500株茶苗,送给平利县长安镇的茶农试种。对于这4分地的茶园,王衍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因为这是扩繁和品质实验的基础。

2003年,王衍成的4分茶园开始产茶,家里人把采下来的鲜叶制成茶叶拿去卖,发现这些茶叶比其他品种上市早,又好喝,卖了好价钱。于是,家里人也重视起茶园的管理来,对于王衍成种茶这事,也从开始的反对变成了支持。

“有时候在家门口就能寻到‘宝贝’。所谓物竞天择,大自然是神奇的,在一个地方,经历了漫长历史筛选下来的植物,往往是最适合当地的。”王衍成说。

“茶痴”下海

因为学茶、育茶、种茶、卖茶,甚至连制茶的机械也卖,多年跟茶叶打交道,王衍成在安康当地的朋友圈有了“茶痴”的称号。

2000年,王衍成回到原先单位上起了班。但是,多年与市场打交道,让他这份“茶痴”的心变得不安分起来,“上班有其他的工作要忙,培育新品种茶苗的事自然就耽搁了。”也许正是因为立志要培育出无性系茶树新品种的初衷,让王衍成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体制内跳出来,一心一意做完育苗的事情。上了3年班后,王衍成终于辞去了茶叶站站长的工作。

 “我国的育种工作都是由政府支持的,需要专门的人力财力支持。企业或个人从事育种工作,基本上都是赔钱的事,有多少希望,能不能成功,都是未知数。但既然踏入这个门槛,就没有想过停下来。”王衍成说。

2006年,王衍成创办了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以汉滨区为中心,建基地,办茶厂,经营“汉水韵”品牌。之后,他多次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省茶叶研究所考察学习。同时,他在双龙镇三星村建立起了“陕茶1号”品种对比试验园,2007年在新华村建立起“陕茶1号”示范园。

培育新品种是个艰辛而又细致的活儿,仅观察叶片一项,在田里一蹲就是几个小时。5个品种15行,每一行取10片叶片,光统计叶片宽度、长度、叶形、叶面色泽和叶覆面积,就要测量150个叶片,一次就是1000多个数字……此外,还要测算生长密度、盛花期,还要检测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含量等,一年下来至少有上万个数据要统计分析。因为人手有限,这些基本上都是靠王衍成自己来完成。二十多年来,王衍成在茶树新品种培育上,花费了数十万元,投入的时间精力更是无法统计。

2011年,王衍成培育的“陕茶1号”被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陕西省农业厅正式认定为省级良种。因为长势旺、投产快、产量高、上市早等特点,“陕茶1号”受到广大茶农的欢迎。截至目前,“陕茶1号”在陕西省内14个茶叶主产县区种植和全国6个省市试种,仅安康市种植面积就达5万亩。

从一个单株到一个品系,再到一个新品种,“陕茶1号”经历了漫长的诞生过程。当然,企业的效益好了,辐射带动效应自然就显现出来。

“当时我就想,你不要我的地,我就跟着你学,你咋种,我就咋种,到时候出不了效益,看你还敢不敢吹自己的苗好了!”67岁的吴家保是双龙镇新华村六组的村民。早些年,下过煤窑,上过工地,这两年因为身体原因只能在家照看孙子。家里种的6亩地,有4亩流转给了合作社,剩下的2亩地自己种了点菜。几年前,王衍成来当地流转土地,顺便给村民讲解种茶的技术问题。吴家保听说后,主动找到王衍成:“王老师,我家还有两亩地,就在你流转的地旁边,你要不要?”

因为流转的土地已经达到规划面积,所以王衍成只好拒绝了吴家保的请求,这可让吴家保想不通了,“我这两亩地又不是差地,别人的能要,凭啥俺的就不要?”想到这里,吴家保有点“斗气”,于是就学着王衍成,在自己的两亩地里种下“陕茶1号”。

从此,王衍成的茶园什么时候除草、施肥,吴家保就跟着除草、施肥,什么时候修剪就跟着修剪,反正王衍成做什么田间管理,吴家保就跟着做什么田间管理。王衍成知道后,又好气又好笑,但他每次安排田间管理时,故意让吴家保看到“偷学”。

三年后,吴家保的茶园和王衍成的茶园同时进入盛产期。茶树不但长势好,而且鲜叶上市的时间比预期提前了不少日子,这让吴家保很高兴。当年,吴家保的两亩茶园春茶卖鲜叶就卖了7000多元,夏秋季节,吴家保又把茶树剪下的枝条卖给王衍成公司育苗用,这又让他挣了1.3万元。吴家保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本来是跟王老师斗气来着,没想到‘陕茶1号’的效益这么好,这可比往年打工强太多了。这个王老师,还真有两下子。”

“我们这里的村民可都是拿时薪的,比城里人差不了多少哩。”66岁的高家英是晏坝镇田坝社区村民,两年前,她跟着附近的村民来到汉水韵公司位于田坝村上坝地的育苗基地,干起了扦插育苗的工作,她告诉记者:“附近的村民只要没有外出打工的都在这里了,工作一个小时10元钱,一天都能挣个七八十元吧。”

 

 

 

记者在走访期间发现,不光是在双龙镇,在其他乡镇,只要是“陕茶1号”种到的村子,村里的留守人员除了上学的孩子外,几乎都在茶园里打工,有的负责剪枝,有的负责扦插,自己家种了茶园的还可以卖鲜叶,卖枝条……茶叶产业俨然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为何将自己培育的茶树新品种命名为“陕茶1号”?

面对这个问题,王衍成费了很多心思:“当时觉得给新品种起个名字很重要,关系长远。最初想过‘金州早’‘金州春’‘安康春’等名字,还是觉得这些名字都体现不出新品种的价值。后来我查阅了咱们国家品种命名的一些基本办法,因为这是陕西第一个无性系茶树品种,也是1号观测单株育成的品种,取‘陕茶1号’这个名字比较贴切。”

喜获“护身符”

“陕茶1号”因其优良品质而备受茶农和茶产业界青睐,难免会吸引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的目光。几年前,王衍成在网上发现有人用“陕茶1号”做宣传销售自己的茶苗,还有人以“陕茶1号”名义参与地方政府的招投标项目。王衍成只好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新品种权益。

“后来,对方也通过其他途径找到了我,希望能正式跟我合作,得到使用‘陕茶1号’品种的授权许可。”王衍成说:“现在,这些问题都不怕了,因为我们拥有‘护身符’。”2018年1月2日,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选育的“陕茶1号”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可能有人会觉得无性繁殖作物保护了也没用,因为很容易被扩繁,但恰恰是容易被侵权,才更应该寻求保护。有了新品种权,就等于有了‘护身符’,正规企业不敢轻易侵权,如果侵权了,就可以用法律武器求得赔偿。”王衍成介绍。

只要申请了植物新品种权,初审合格公告后,品种就进入了“临时保护期”,在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之后,如果在申请日和授权日之间有人私自扩繁,可以请求赔偿。这让企业吃了定心丸,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品种推广和开发中去。

2014年,陕西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全省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以‘陕茶1号’为代表的适生优良品种,促进品种更新换代”。陕西省农业厅发文将“陕茶1号”列为全省茶园建设的第一主推品种。按照陕西省政府提出的“202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280万亩”的目标,需要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100万亩以上。“在这个过程中,‘陕茶1号’有自己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做出了每年新增一千亩茶圃的发展计划。”王衍成说。

“植物新品种权让我们得到了真金白银。产权明确了,没人侵权了,政府投入也加大,企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王衍成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和省内的认可,让王衍成看到了“陕茶1号”的美好前景,增添了继续推广新品种的信心。

近年来,王衍成主动做起了植物新品种权的“宣传员”,用自己和“陕茶1号”的例子,来讲述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好处。2017年年底,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牵头,依托植物新品种权成立了“陕茶1号”产业联盟,现有17家加盟单位。未来准备走品牌统一,共同拓展市场的路子,将“陕茶1号”打造成一个区域性的公共品牌。

6年的时间里,将4个乡镇的800多个农民,培养成了专业的技术工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留守妇女和老人。26年的时间,从最初的一棵老茶树一枝独秀,到后来的4分地茶苗培育守望成林,再到如今“陕茶1号”5万亩茶园里遍地开花,成为当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王衍成和“陕茶1号”的故事并没有结束,而是伴随着植物新品种权的获得,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个新品种的培育,除了获得管理机构的认可,更要获得市场的认可才行。”王衍成说:“从品种到产品,再到品牌,要充分发挥新品种的优势和生命力,让更多的茶农受惠获利才行。将来‘陕茶1号’应该为陕西茶产业作出更多贡献。”

 

 

 

 

 

 

 

 

 

  

 

 

 

 

 

 

 

 

 

 

 

 

 

 

 

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技术支持: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23196号-4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05
回到顶部